張律師關于一起交通事故案件的觀點
張律師關于一起交通事故案件發表如下觀點如下:一次租車帶來一生災難 當事人徐某于2017年3月從上海一嗨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租用了車牌為皖A1H250的別克GL8小型客車,所有人登記為一嗨合肥分公司,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一嗨公司竟然租給了其一輛不合格的車輛,隨即導致了一人死亡的悲??!為此,徐某被判刑并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一、天降橫禍
2017年3月19日13時10分,徐某駕駛從一嗨公司處租的皖A1H250號小型普通客車,沿濟廣高速公路由景德鎮往鷹潭方向行駛,車輛突然失控撞上高速公路中央護欄,造成乘車人段某死亡。后經交警進行責任認定,認定徐某承擔全部責任。
但是徐某當時清楚的記得是車輛突然失控在先,撞上護欄在后,而且事故發生后的現場顯示,車輛的右后輪輪軸斷裂,右后輪脫落!徐某認為這明顯是由于車輛本身有問題,在行駛過程中右后輪輪軸斷裂導致其車輛失控才發生事故的。因為按照常理來講,如果是其車輛先撞向了護欄,那么也應當是前輪脫落而不是后輪脫落!但是無論徐某如何辯解,景德鎮昌江區法院依然判其有罪!
二、事故成因
徐某始終認為這起事故是由于意外導致,并不是因為其自身的駕駛原因導致!后經過其申請,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人民法院于2017年10月委托江西銘志司法鑒定中心,對車牌皖A1H250號的別克GL8小型客車性能是否符合安全進行鑒定;對客車右后輪輪胎脫落成因進行鑒定。
該鑒定中心對事故車輛進行現場檢驗并拍照取證,按GB7258-2012《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21861-2014《機動車安全檢驗項目和方法》及GA41-2014《道路交通事故痕跡物證勘驗》進行鑒定,并出具了檢驗結果和鑒定意見:
1、被鑒定車輛皖A1H250別克GL8小型客車性能不符合GB7258-2012《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相關規定。
2、被鑒定車輛皖A1H250別克GL8小型客車正面碰撞,后軸右輪脫落不排除輪軸疲勞性機件損傷而導致右后輪輪軸斷裂、輪胎脫落因果關系。
從以上鑒定結論不難看出,首先該車輛不符合安全標準,其次,右輪的脫落是有可能因為其本身老化導致而不是撞擊導致!拿著以上的鑒定結論,徐某當時認為案件終于可以平反了!因為疑罪從無是法律的明確規定!然而現實又狠狠的扇了其一記耳光!
三、何患無辭!
因為有新的鑒定結論,昌江區法院決定再審,徐某對于再審結果充滿期待,然而最終的決定還是駁回其再審請求,理由是其作為駕駛員,就應當能夠發現安全隱患,否則就是其自己的問題!原文如下:
你作為車輛駕駛人應當對租賃的車輛進行必要的安全技術性能檢查,盡管肇事車輛可能具備一些肉眼檢查或不進行專業檢測難以發現的安全隱患,但車輛右后輪輪胎磨損嚴重的問題,系作為審慎駕駛人應當發現的問題。故你關于自己不具備駕駛機件不符合技術要求的車輛違法性認識可能性的主張不成立。
上述論斷完全沒有回答,對于輪軸老化是不是也屬于承租人檢測的義務!而本案是因為輪軸斷裂才導致輪胎脫落的,而不是因為輪胎爆胎!所以輪胎表面的老化與否根本于本案無關!為什么不直接講檢查輪軸是否老化也屬于租車人的義務呢?
習總書記曾說過:“在司法實踐中,有些案件并不需要有多么高深的法律專業知識,憑良知就能明辨是非。執法者喪失了良知,執法的公正與法律的權威就無從談起。”
徐某在向昌江區檢察院出示鑒定意見并提出抗訴申請后,承辦檢察官非常支持并同意抗訴,
但是該案抗訴居然被上級檢察院給否定了!對此徐某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四、希望渺茫
律師告訴其刑事案件申訴很難,這是事實情況!遭遇已曝光給各位網友,由大家給其評評理!
- 張律師你好!想咨詢您關于交通肇事的一個問題。我是駕駛集裝箱車的司 5個回答
0
- 律師們!您好,我現在想咨詢一起干于交通死亡事故的案件,我堂弟 5個回答
0
- 你好律師! 我想請問關于交通事故的案件,現在情況是這樣的:事故已 2個回答
0
- 北京律師代理交通事故賠償大概要多少代理費 14個回答
15
- 交通事故中合伙買的車,請律師的費是否一起出 2個回答
10
- 原告二次被撞第二被告經律師代理最終判決承擔30%的責任(第一個全責第二個無法認定責
- 上訴人某保險公司公司與被上訴人章某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的成功案例
- 原告與被告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的成功案例
- 原告王某與被告劉某、被告某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的成功案例
- 未告知保險公司改變私家車用途,發生事故不賠
- 用人單位吊銷執行關閉如何主張經濟補償?
- 十級交通事故賠償最高的一例判決
- 交通事故交強險賠償金額(死亡18萬)變動以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為節點(附解讀)
- 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就真的不擔責嗎?(以案釋法)
- 張律師關于一起交通事故案件的觀點
- 交通事故“私了”后,還能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 武漢交通事故案件訴訟的基本程序
- 交通事故案件中提出電動車屬性鑒定 合理減少肇事司機賠償比例
- 交通事故對方保險賠償超限額,向自車保險公司代位求償得賠償
- 乘客“開門殺”責任誰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