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解除勞動關系協議后是否可以反悔
發布日期:2022-08-03 作者:孫海軍律師
基本案情:周某于2016年2月入職某事業單位從事報保安工作,雙方約定月工資為2000元。2022年2月,周某年滿60周歲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由于單位沒有為其交納養老保險且周某工齡太短導致無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再繼續聘用周某。在周某要求下用人單位與周某簽訂了《協議書》約定根據周某每工作滿1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周某支付經濟補償金1.2萬元。用人單位返還不愿意按照協議約定執行且勞動仲裁以周某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為由作出不予受理決定。在庭審中用人單位提出:周某達到退休年齡導致終止勞動合同,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代理律師提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勞動合同約定的經濟補償達成的協議,如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應當認定有效。周某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協議書不存在上述情形,應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法院采納了代理律師的法律意見,敦促用人單位與周某進行調解。最終雙方達成調解意見:用人單位在三日內支付經濟補償金1.2萬元,其他問題雙方互不追究。
通過上述案例提醒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注意以下問題:1、用人單位可以和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時簽訂的協議一般情況下不能反悔,雙方均應遵守;2、如果解除勞動關系的協議存在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可以予以確認無效或撤銷。
相關法律問題
發布咨詢
相關文章
- 勞動者已經到達退休年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與其終止勞動關系
-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如何認定雙方是否已形成勞動關系
- 勞動者長期消極怠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 用人單位可以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的情形
- 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保為由解除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是否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 用人單位沒有為員工買社保,勞動者可以為此為由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嗎?
- 本案的最終解決是法院根據勞動合同法36條規定用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法院主要考慮用人單位提出勞動合同終止,而勞動者同意解除雙方的勞動關系。延伸下,假設
- 勞動者被判處監外執行 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嗎?
- 簽訂內部承包協議,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仍是勞動關系
相關法律知識
最新文章
- 為法律顧問單位贏得勞動爭議案件(勞動仲裁與一審均勝訴)
- 兩審均擊敗濰坊六和飼料股份有限公司
- 培訓貸不還的最終后果是什么?培訓被騙貸款能取消嗎?
- 疫情期間,公司能否辭退試用期員工?
- 高院:勞動爭議十大典型案例
- 勞動者工資計算五問
- 網絡主播與經紀公司到底是不是勞動關系
- 勞動糾紛50問
- 勞動合同解除,糾紛千千萬
- 店長或站長、經理等高層管理者對于下屬的違規違法事情,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對其進行解除
- 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合法性審查,是否以解除合同時的具體理由為依據嗎?
- 以“合伙經營”名義所簽署的協議,能否認定為勞動關系?
- 醫生術中擅自切除患者器官,醫院賠償10萬元后起訴醫生承擔全部責任
- 某實業有限公司與王某勞動爭議一審民事判決書
- 張某成建設工程勞務合同欠款案